•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基础知识

我国的卫星通信发展如何?

时间:2011/11/26 10:46:08   作者:未知   来源:阿龙在线   阅读:1308   评论:0
内容摘要:我国卫星通信自1972年起步以来,经过30年来的发展,在科研,开发,制造及运行等方面培养了一支有相当水平的队伍,成为地面业务传输网的不可缺少的补充和延伸。目前,我国的卫星通信网已初具规模,在国民经济、国防和教育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固定通信业务方面,1972年,我国开始...
我国卫星通信自1972年起步以来,经过30年来的发展,在科研,开发,制造及运行等方面培养了一支有相当水平的队伍,成为地面业务传输网的不可缺少的补充和延伸。目前,我国的卫星通信网已初具规模,在国民经济、国防和教育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固定通信业务方面,1972年,我国开始建设第一个卫星通信地球站,1984年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985年先后建设了北京、拉萨、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广州等5个公用网地球站,正式传送中央电视台节目。此后又建成了北京、上海、广州国际出口站,开通了约2.5万条国际卫星直达线路;建设了以北京为中心,以拉萨、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广州、西安、成都、青岛等为各区域中心的37个地球站,国内线路达2万条以上。
在卫星电视广播业务方面,1984年“东方红”卫星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利用卫星传送广播电视节目的新纪元。目前,中央电视台全套、教育台、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浙江、山东、湖南、河南、广东、广西、河北等十几个省级台的电视节目和40多种语言广播节目已通过卫星传送,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已达10多万个,电视专收站(TVRO)约30万个。实践证明,卫星电视广播具有服务区域大、传播远、质量高、投资省、见效快和经济效益高等一系列优点,是提高我国(特别是边远山区)电视广播节目覆盖率最有效最先进的技术手段。
在卫星移动通信业务方面,我国作为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成员国,有近5000部机载、船载和陆地终端,在北京建有岸站,可为太平洋、印度洋和亚太地区提供通信服务。另外,我国实现并逐步开展机载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石油、地质、新闻、水利、外交、海关、体育、抢险救灾、银行、安全、军事和国防等部门均配备了相应业务终端。
在VSAT业务方面,1993年,国家开放甚小卫星地球站(VSAT)业务。由于VSAT具有简单、可靠、实用、经济等优点,成为卫星通信业务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在我国,VSAT主要用于话音通信和数据通信,随着信息化社会发展需求,会议电视、Internet接入、远程教育、远程培训、远程医疗等业务也逐步开展起来。VSAT专用网建设发展非常迅速,人民银行、新华社,交通、石油天然气、经贸、铁道、电力、水利、民航等部门,中核总公司、国家地震局、气象局,云南烟草、深圳股票公司以及国防、公安等有关单位已建立了20多个卫星通信网。
从整体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卫星通信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评估卫星通信发展情况的指标是每百万人平均占有的卫星空间段带宽(以MHz,即兆赫兹为单位)。目前,美国是120MHZ/百万人口,我国则仅为2.4MHZ/百万人口,是美国的五十分之一。
目前正处在卫星通信大发展的前夜,我们要抓住良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赶上发达国家水平。

opyright@2009-2022阿龍工作室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蜀ICP备09043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