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记者 潘敬文
尽管手机实名制多年前已说要实施,但此前一向雷声大、雨点小。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再次下发通知旧事重提。根据《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挂号规定》,今年9月1日起,不仅是手机用户,固定电话、宽带甚至是无线上网卡用户都要实名制,范围比拟三年前扩大了不少。有本地运营商向记者证实其正在推出计划,落实工信部相关办法。 有分析认为,这意味着手机实名制将进入真正实操阶段,但亦有业内人士认为鉴于没有挂号的用户远远高于估算,是以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规定难以真正“落地”。
实名制范围扩大到“上网”
在多次发文要求履行手机实名制后,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简称“工信部”)再次要求三大运营商严格履行电话实名制。根据规定,自今年9月1日起,用户在解决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上网卡时,必须供给真实身份信息,以此进一步规范通信市场。
据悉,所谓“电话实名制”在国内早已不是新鲜事。早在2010年,工信部即要求三大运营商进行“电话实名制治理”。昔时也是要求从9月1日开始,所有新入网的手机用户必须供给真实的身份证实资料,并且存入系统留档。而与三年前的规则比拟,今年“电话实名制”的适用范围更大——除了手机用户之外,固定电话用户、宽带用户甚至是无线上网卡用户都将囊括个中。
此次《规定》中还要求,假如运营商不合营实施实名制,将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同时通信营业经营者、互联网信息办事供给者,如泄露、修改、毁损或出售用户小我信息,也将面临1万元~3万元罚款。
广东过半用户尚未“实名”
据记者懂得,尽管手机实名制已经被提出了3年,但基本上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尽管在正规运营商渠道,手机实名制落实得不错,但在广州街头巷尾的小型代售点,记者仍可以易如反掌地购买到非实名制的号码。有业内人士甚至表示,在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手机实名制甚至从来都没有被卖力履行过。
因为政策没有被认证履行,是以没有实名挂号的用户远远高于估算。根据业内相关消息,全国有2.8亿手机用户没有实名挂号,仅占总用户的20%阁下。但有业内人士则表示,未实名挂号的用户比例比这高得多,甚至可能高达40%。比如根据审计署比来披露的申报,在广东这个全国手机用户最多的地方,省内最大运营商广东移动的手机实名挂号比例只有18.6%。因为广东移动是省内第一大运营商,这意味着省内没有实名制的用户至少跨越了一半。
记者观察
这其实是互联网实名制
据记者采访发明,对于工信部再次加强手机实名制,不少用户对效果认为不太乐观。有用户表示,在全社会信费用不高的情况下,不太信任单单依靠手机实名制就能堵住越来越泛滥的垃圾短信和手机短信讹诈。此外因为身份证实文件均可以被捏造,是以电话实名制基本上是“防正人不防小人”,起不到真正的感化。
但笔者却认为,工信部强化手机实名制,不仅仅愿望从泉源上遏制垃圾短信和欺骗短信,更是透过手机实名制变相地实现互联网实名制。今朝智妙手机已经成为国内第一大上网终端,无线互联网的规模亦变得空前宏大。是以一旦手机实名制周全实现,就等于变相实现了互联网实名制。